兰花──低调的林中仙葩
香港,原本只是珠江口东侧的一片荒僻之地,在特殊历史背景下,这个平凡的原广州府新安县小渔港,在100多年间就成为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市。许多全球性濒危、国家重点保护或香港地区特有的野生动植物都以此为家,可以说是十分耀眼的一颗“绿色明珠”。是什么原因,让这个人口拥挤的弹丸之地能达到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平衡?
在《森林与人类》2021年第7期杂志,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与杂志社共同策划了一期 “香港──大都市的大自然”为主题的特刊。
这里,我们的兰花专家李纪红将介绍多样的香港兰花,以及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如何保护香港兰花,维护生态平衡。
香港兰科植物136种,覆盖了整个兰科的5个亚科,具有丰富的生态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香港陆地面积1110平方公里,虽只占中国土地的1/10000,但有着中国近10%的兰科物种。
紫纹兜兰
香港兰花形态各异,瑰丽缤纷,生活习性多样,有亭亭玉立的地生兰,如触须阔蕊兰(Peristylus tentaculatus)、美冠兰(Eulophia graminea) 和竹茎兰(Tropidia nipponica);有珍奇罕见的真菌异养兰, 如无叶美冠兰(E. zollingeri)、全唇盂兰(Lecanorchis nigricans) 和锚柱兰(Didymoplexiella siamensis);有玲珑娇美的附生兰,如毛柱隔距兰(Cleisostoma simondii) 和美花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有楚楚怡人的岩生兰, 如虎斑卷瓣兰(Bulbophyllum tigridum);有既可附着于树干上生长,也可在岩石上生长的,如香港卷瓣兰(B. tseanum)和细叶石仙桃(Pholidota cantonensis), 还有翠蔓披拂的攀缘藤本,如深圳香荚兰(Vanilla shenzhenica)。
无叶美冠兰
香港有6个特有种或近特有种,它们是二色卷瓣兰(B. bicolor)、香港卷瓣兰(B. tseanum)、粉红叉柱兰(Cheirostylis jamesleungii)、箭药叉柱兰(C. monteiroi)、梁氏贝母兰(Coelogyne fimbriata var. leungiana)、细裂玉凤花(Habenaria leptoloba)。
双翅目昆虫正在访问长茎羊耳蒜
兰花极高的园艺价值和药用价值使其遭到无节制的采集,导致野生种群承受巨大的生存压力。城市建设、野外徒步等人类活动也加剧了香港兰花栖息地破碎、减少、退化甚至丧失,如作为原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残留的风水林的严重破坏导致一些物种濒临灭绝。
兰科植物是植物保护中的旗舰物种,全世界所有的野生兰科植物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范围,占该公约保护植物的90%以上。《中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列出的濒危兰科植物有653种。
粉口兰
对于香港兰花物种的保育工作,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致力于加强香港兰科植物生态系统的研究,全面收集每个物种的地理分布和自然生境信息、野外种群数量和大小、种群遗传结构及繁殖系统的特征等基础资料,科学评定每个物种的濒危等级,并制定具体的保育措施。
基于分析研究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建议从以下4方面保障和提升香港兰科植物的保育成效。
就地保护: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确定香港兰科植物优先保育物种,针对濒危物种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或保护点就地保护。通过监测重要兰科物种在重要分布区内的持续性,追踪观察并记录其种群变化动态和受威胁的情况,进而制定和实施各种综合管理策略,提升保护区域内生境的维持和修复能力,确保兰科植物在原始生境中持续地健康生长。
迁地保护 :当某兰科物种面临着野外生境丧失、种群殆尽或濒临灭绝的困境,及时引种到本土植物园开展迁地保育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保育措施。应用于兰科植物迁地保护的一种重要方法是通过人工授粉获得种子,进而利用共生真菌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从而达到繁殖成功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还可以促进幼苗生长以及花芽的形成和分化,缩短兰科植物的开花周期。
香港安兰
规模繁殖,回归自然 :规模繁殖不仅为迁地保护提供技术上的可行性,也为开展“回归”工作和恢复野生种群奠定了基础。作为生态系统的指示性物种,一个兰科物种成功回归自然生境,不仅修复了该物种的野外种群,保护了兰科植物多样性,也维护了该物种与其相关生态链的完整性,保护了健康良好的绿色区域性生态系统。
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加强兰科植物保护的宣传,提高公众对兰科植物及其受威胁状况的认识,激发公众保护兰科植物的主动性,鼓励科研工作者、政府机构、民间团体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兰科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白点兰
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森林与人类》2021年第7期杂志。
最新文章